去年七月,《海边的曼彻斯特》我看了不下六遍。是为数不多我愿意反复看的影片。
往后的一段时间,每当影片中的画面,那个冷色调的小镇子,葬礼中缓缓而过的慢镜头,关不上的冰箱门——在我脑中重现时,我的眼角总会不由自主酸涩,或许是我先前的心理疾病与之产生了不少共鸣,又或是这部影片本身所展现的绝望如此真实又深厚。以至于我有很长很长一段时间,不敢再点开这部影片,这种真实的痛苦贯穿我的全身。
时隔快整整一年,去年六月的最后一个晚上,我被判定为初次治愈的那个晚上。我再次回看这部影片,以为我的反应会好上一些。然而并非如此,我的眼泪比之前掉得更狠,甚至于已经上气不接下气。即使每个桥段都烂熟于心,我还是会为Lee那一句“I can’t beat it——我过不去”而失声呜咽。我想到了我的先前那段患病的时光。
(资料图)
有的时候,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灰烬中重新拥抱春日。人们对于自己无法体会到的痛苦,只能给予一个适当的拥抱,接下来的日子,还得靠我们自己过下去。那段时间,我记得很清楚,表面上我每天都在过正常的生活,大家都告诉我得想开点,生活还得继续。可每当夜里,孤独绝望的浪潮再次席卷我的身心,我如同北冰洋上即将沉入深海的破碎浮冰,无依无靠。只能缓缓流淌在每一个难以入眠的夜里,用指甲划破墙壁的裂痕,祈祷黎明能快点到来。
《海边的曼彻斯特》诠释了我当时最难以抹去的心境。
这是一个关于缓慢流淌的绝望与颓废的悲剧。
一个平庸易怒的水电工,Lee Chandler,依靠微博的薪水,蜗居在人来人往的地下室中。在某个为公寓扫雪的深冬清晨,Lee得知亲生兄长因心脏骤停去世,他即将要回到过往生活的小镇,处理兄长的丧葬后事,承担作为侄子监护人的责任。而他将要面对处理的远不止这些,曼彻斯特刺骨的冬日海风,埋藏在时间灰烬之下的痛苦回忆,一切就此展开。
数年前Lee在小镇的海边,也曾有过幸福美满的家庭,他和妻子共有三个孩子。某个冬夜,他为了让在二楼的孩子们睡得暖和,便在出门前燃起壁炉往里多添了些柴火。不料待他二十分钟从商店回来后,房屋燃起烈火,浓烟滚滚,只有一楼的妻子被救了出来,她却早已哭死昏厥。在警局里,他把这一切都归咎于自己,兴许是自己忘记放上壁炉前的隔火板,酿成了自己家庭的悲剧。可警察却告诉他,你也是无意之中犯下的错误,每个人都会犯错。Lee没有受到任何惩罚,相反他得到了所有人的安慰。他们告诉他,这场大火不过是一场无心之失。
”无心之失“对于Lee而言,像一个极具讽刺的笑话。那场大火过后,他早将自己的灵魂判下不可饶恕的死刑。所剩只不过一具徒有绝望空壳的躯体。
一个人究竟得心死绝望到何种程度,才会朝自己的太阳穴开枪?
“不是每个人都能和过去和解”很多时候,人们会告诉经历过悲剧的人,得想开点,时间会治愈一切。可它仅仅只能疗愈表面的伤口,内里却已经糜烂淤血与一个又一个解不开的结。
他回到海边的曼彻斯特,突如其来兄长的死去,面对已经化为灰烬的家,前妻的再次相逢。他没有选择逃避,只是安静处理好每件事,再一次让往日的寒潮浸透自己的这片孤岛。
许多人将Lee的心境阐述为“丧”,可丧用以形容是不大准确的。丧只是单纯丧失了生活的热情与斗志,而内里如同血管壁中啮咬般的绝望隐痛,是丧永远无法能感受到的。在失去一切后,Lee并没有放声痛哭,而是选择了离开小镇,隐姓埋名,继续生活。这几年间,永恒伤痛所留下的绝望,隐藏在他冷漠疏离的躯壳中,缓慢流淌在他的每根血管。
“You don’t understand, there’s nothing there.” 他的心里不是支离破碎,而是空荡如一切都不复存在。悲痛没有喷溅迸发,却伴随着他清醒的每个日夜。这种细碎持续的阵痛,比突如其来的悲剧更能摧残侵蚀生者的身心。
很多细节都表现出Lee已经心死于那场大火之中,他将自己的东西乱塞成一团,而死去的三个孩子的相框却细心用一层又一层的软布包裹,他看着前妻摇篮里的新生儿,送上以前对亲生儿子同样的祝福。
冬去春来,他埋葬了兄长,重新担任父亲这个角色,为侄子的未来做好规划。他也离开了海边的曼彻斯特,所有绕不过的苦难。冰雪消融后,所有人都拭去泪水,迎接和煦春日。唯独他将自己流放于海风刺骨,不见暖阳的寒冬。
对于我这样的以前有过相似创伤的人们而言,我们都有属于一座自己的冬日海边的曼彻斯特小镇,不是所有人都能过得去那片冰冷刺骨的海,春天在彼岸,看不见的彼岸。
关键词:
品牌